一、AI赋能:购物体验升级驱动期待攀升
人工智能已成为消费者最期待的创新方向之一,全球70%的消费者希望零售商提供AI购物功能,其中虚拟试穿、AI购物助手及语音商品搜索是最受期待的应用场景。
当前,语音购物已呈现增长趋势。全球37%的消费者及近50%的社交电商用户选择免提购物模式。随着消费者对数字化体验的期待升级,直观化、科技赋能且兼具实用性和愉悦感的购物体验需求正在持续攀升。
二、社交电商:从流量场景到核心购物渠道
传统电商网站正逐渐被社交平台替代,甚至在部分场景下被完全取代。消费者不仅将TikTok、Instagram和Facebook等平台用于发现商品,更会直接在应用内完成购买。70%消费者表示已通过社交媒体购物,另有同等比例的消费者预计,到2030年,这些平台将成为其主要购物渠道。预计到2030年,社交媒体销售额将达8.5万亿欧元,是目前的12倍以上。
社交影响力的作用同样举足轻重。82%消费者表示,病毒式传播与社交媒体热度会影响其购买决策。以泰国市场为例,86%的在线购物者通过TikTok完成购物;在全球 Z 世代中,近50%已使用该平台购物。这一转变意味着品牌与用户的互动方式和核心阵地已发生重大改变,也要求品牌为用户打造贴合手机使用习惯的流畅购物体验。
三、配送和退货:影响转化率的关键因素
尽管新技术不断改变着数字购物体验,但配送与退货的基本服务仍是导致消费者放弃购物的关键因素,因为消费者不愿在便利性、灵活性及控制权方面做出妥协。81%的消费者若无法获得首选配送方式,会放弃购买;79%的消费者若退货流程不符合其预期,会选择离开。
信任也发挥着重要作用。75%的消费者表示,若不信任配送及退货服务提供商,他们将不会从对应零售商处购买商品。这些期望凸显了透明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物流策略的重要性。
四、可持续性与循环经济:成为核心消费需求
可持续性已从品牌差异化要素演变为核心消费需求。全球范围内,72%的消费者在网购时会考量可持续性;三分之一的消费者因可持续性顾虑而放弃购买,而在Z世代中这一比例接近50%。
消费者对循环消费模式的青睐度也在上升。超50%的消费者会选择二手或翻新商品,这一选择既源于环保考量,也出于成本效益权衡。此外,58%的消费者表示愿意参与零售商提供的回收或回购计划。这些行为表明,消费者日益期待品牌不仅能减少自身碳排放,更能主动为消费者提供更可持续的购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