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7月关税收入再创新高!未来成本转嫁消费者成定局?谁在真正买单?

美国7月关税收入再创新高!未来成本转嫁消费者成定局?谁在真正买单?

01美国7月关税收入再创新高美国关税收入在7月创下历史新高,根据美国财政部8月12日发布的数据,7月单月关税收入飙升至28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激增273%。本财政年度累计关税收入已达到1420亿美元。目前,2025财政年度:关税收入占美国联邦总收入的3.1%!美国财长贝森特此前表示,2025年全年关税收入可能达到3000亿美元。👉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就称;美国6月通过关税政策获得250亿美元收入,主要来自汽车、铝、钢和木材等商品,并强调“这仅仅是个开始”。特朗普还称美国关税收入将在未来一个月内达到“强劲水平”。贝森特在8月12日的发言中表示:我认为我们必须大幅上调这个数字,最终收入可能“远远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美国两党政策中心经济政策副总裁阿卡巴斯(Shai Akabas)称;二战以来,美国关税收入从未超过联邦政府总收入的2%,现行政策可能将这一比例推高至5%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进口关税由美国进口企业缴纳,但成本转嫁机制使得最终负担可能落在消费者身上。美国劳工统计局(BLS)7月数据显示,进口价格指数环比微涨0.1%。由于该指数测算的是关税前价格,说明大部分关税成本实际上由进口商承担,而非外国出口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欧洲研究所实践访问教授科多尼奥(Lorenzo Codogno)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实质上是对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征收的附加税。对此,科多尼奥警告这种收入增长模式难以持续:随着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整体价格水平也将上升,这将压缩可支配收入,从而减少对进口商品的需求,进口商品的数量将不可避免地下降。对此,从关税对消费者的影响来看,美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显示;当前美国消费者面临的平均有效关税率达18.6%,创1933年以来新高。今年,关税将导致物价水平短期内上升1.8%,相当于每户家庭年收入减少约2400美元。其中服装和纺织品行业受冲击最为显著,鞋类和服装价格短期内分别暴涨39%和37%,长期仍将维持19%和18%的高位涨幅。02美国7月通胀或回升,消费者面临价格压力近日,美国劳工部发布7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7%,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或上涨2.4%,较6月的2.3%略高;其中可以看到7月汽油价格下跌有助于抑制整体通胀,但更多商品价格上涨表明特朗普政府的扩张性关税正在转嫁给消费者。市场预计,美国7月批发通胀率将出现回升迹象,显示企业吸收高额关税成本的能力正在减弱,消费者价格上涨压力正在逼近。美国《华盛顿日报》8月11日发文称:美国投资银行高盛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美国消费者未来将承担大部分关税政策成本。👉根据高盛分析师艾尔西·彭(Elsie Peng)的研究团队统计,截至今年6月,美国企业承担了64%的关税成本。美国消费者承担了22%,而外国出口企业通过降低出口价格承担了14%。预计到今年10月,美国消费者将承担关税成本的67%,而外国企业将承担25%,美国企业将承担8%。高盛预计这一比例将发生显著变化;目前受到美国关税政策打击的汽车等产品对进出口企业影响较大,而消费端的影响仍在逐步显现当中。同时,美国家用电器和计算机设备的零售价格已较此前大幅上涨。对此,短期风险还包括8月29日即将到期的“800美元以下进口免税额”政策,该政策失效可能直接推高零售商品价格。Pantheon Macroeconomics预计,仅此一项就可能使核心通胀率额外上升1个百分点。此前摩根士丹利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曾指出:预计关税税率可能会持续上升并维持高位,未来10年,美国政府可能征收高达2.7万亿美元的关税,而这笔钱将由美国消费者来支付。👉晨星公司首席美国经济学家Preston Caldwell也认为;美国企业仍在承担大部分关税成本,尚未将此转嫁给消费者,但美国消费者可能很快将面临价格的普遍上涨。这些观点都表明:虽然海外企业吸收了部分关税成本,但特朗普加征关税的大部分压力仍然由美国企业买单,而预计下半年,这些美国企业将逐渐顶不住压力,最终把成本移至消费者身上。对此,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当地时间8月12日通过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发文,严厉抨击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大卫·所罗门(David Solomon),质疑其团队此前对关税影响经济的预测“错误”,并暗讽所罗门不适合继续领导这家华尔街金融巨头,建议他回去“专注做DJ”。特朗普社交平台帖文👉特朗普在帖文中指出:虽然关税对经济影响被高盛等机构预测为负面,但实际上,关税的成本主要是由外国公司和外国政府承担;大卫·所罗门和高盛拒绝给予应有的肯定,在市场反应和关税本身的判断上都作出了错误预测。他写道:“我认为大卫应该去找一个新的经济学家。”与此同时,据路透社统计;自特朗普于2月1日对来自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以来,已有至少333家公司以某种方式对关税产生了反应。最新的财报季数据显示,福特、通用汽车等美国企业已经感受到关税对利润的显著冲击。经济学家普遍预计,随着时间推移,关税负担将更多转嫁给美国消费者,而外国政府承担的比例相对较小。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专家和外贸业内人士均表示,虽然当前关税上调对美国总体通胀尚未产生重大影响,但是美国消费者会看到价格进一步上涨。PNC金融服务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法彻(Gus Faucher)表示:过去一年,我们的通胀水平比较温和。当然,物价上涨的速度远不及几年前。但我确实认为,消费者将开始看到杂货店、亚马逊等商品的价格进一步上涨。随着关税的影响越来越多地从企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未来几个月消费者将开始感到更加捉襟见肘。牛津经济研究院资深经济学家斯雷特(Adam Slater)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关税上调尚未对美国总体通胀产生重大影响,但有证据表明进口商品价格正在上涨;家具、玩具和家用电器等商品的零售价格正以每年几个百分点的速度上涨。我们仍然预计,到年底,美国总体通胀率将升至3.5%左右。👉经济学界则普遍预计;特朗普政府采取的针对全球征收高额关税的贸易政策将导致企业和消费者价格上涨,尽管幅度也许不会像2022年和其他高通胀时期那样大。同时许多经济学家还认为,关税会导致物价一次性上涨,而不一定会导致物价持续加速上涨。而且,美国对其不同贸易伙伴征收的关税实际水平差异很大,尤其是在某些行业和经济体享受大额关税豁免的情况下。因此,贸易模式和供应链可能会开始发生重大转变。👉金融市场最初对8月份的关税公告反应平淡;但全球股市、美国国债收益率和美元随后均出现走弱,部分原因是美国劳动力市场数据疲软以及政治因素。未来市场可能会对美国经济增长和通胀数据的负面意外越来越敏感。对此,跨境卖家需提前优化供应链成本、采用动态定价策略缓解消费者价格压力,同时强化产品独特价值并做好汇率对冲,通过提升抗风险能力应对市场敏感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