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亚马逊对卖家合规审查抓得特别紧,近三个月已经搞了六轮大规模账号审查,美国、欧洲、日本等主流站点都有卖家受影响。其中,产品 Listing 里含违规敏感词是这次封号的高频原因,很多店铺因此中招,得赶紧避开!一、这些敏感词碰不得!一用就可能违规亚马逊会用算法扫 Listing 的标题、五点描述、A + 页面、后台搜索词,以下 11 类词一出现,很容易触发封号,一定要重点规避:未官宣的产品相关词(最新雷区)比如 “iPhone 17”“适配 iPhone 17”“for upcoming iPhone”—— 苹果还没官宣 iPhone 17,用这些词或乱标兼容性,会被算虚假宣传。别人的注册商标词比如 “HULA HOOP(呼啦圈)”“Frisbee(飞盘)”“Tetris(俄罗斯方块)”—— 这些词看着普通,但其实是注册商标,没授权不能用。营销类敏感词比如 “Gift(礼品)”“Free(免费)”“优惠”“折扣”“限时”“返现”—— 亚马逊不让在 Listing 里搞这类促销宣传。平台相关词比如 “Prime”“亚马逊”“卖家”“最佳”“推荐”—— 不能借平台名义或用这类绝对化推荐词。物流类词汇比如 “清关”“发货”“DHL”“FedEx”“包邮”“时效”—— 物流信息不用在 Listing 里写,容易违规。认证 / 标准类词汇比如 “FDA”“EPA”“FCC”“无铅”“官方认证”“权威认证”—— 没有真的拿到这些认证,千万别乱标。容易误判的描述词比如 “operation(操作)”“durable(耐用)”“Summer(夏季)”“Morandi(莫兰迪色)”—— 这些词看着正常,但系统容易判定违规,尽量少用。绝对化 / 保证类词汇比如 “100% 有效”“终身使用”“全额退款”“无条件保证”“一年保修”—— 不能给绝对化承诺,也别提保修退款。医疗 / 服务类词汇比如 “禁用”“防病毒(非医疗商品)”“24 小时内回复”—— 非医疗产品不能说 “防病毒”,也别提客服响应时间。评价相关词比如 “review”“feedback”“rating”—— 不能引导用户留评,提这些词就违规。第一人称代词比如 “我们”“我们的”“Our”—— 会被误以为是亚马逊的声音,引发法律问题,Listing 要以产品为核心,别用第一人称。二、违规后果很严重!还没预警亚马逊查敏感词是 “系统扫 + 人工复核”,而且不提前通知(零预警):一旦触发规则,直接封号或下架产品,没有缓冲期。更麻烦的是,违规记录会永久影响账号健康度,后续申诉要交合规证明、整改计划,耗时 1-3 个月,还不一定能恢复成功。三、怎么避坑?3 步做好合规与其等处罚,不如主动排查风险,做好这 3 件事:全面查 Listing:标题、五点描述、A + 文案、图片水印、视频字幕、后台 Search Terms 都要查,老产品、停售产品、废弃变体也别漏 —— 这些内容系统照样会扫。清掉无关 / 侵权词:把和自己产品类目没关系的词(比如卖运动鞋写 “手机壳”)、没授权的商标词全删掉。定期复查:至少每 3 个月全面审查一次;新品上架前,先内部查一遍敏感词,确认没问题再发布。最后提醒临近旺季,账号合规直接关系到能不能正常卖货、赚利润。别因为一个小敏感词,让一年的辛苦白费,一定要把规则记牢,提前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