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出海一周头条 我们一起看真相聊大事儿 | 白鲸出品380期

中国互联网出海一周头条 我们一起看真相聊大事儿 | 白鲸出品380期

周日播报

【AI出海】

跳出套路、月入百万,这家公司

验证了“AI+声音”的另一种赚钱方式

在我们往期观察“AI+ 声音”的应用中,多是 TTS、AI 生成播客和读书 / 配音等方向,先有文字内容、后转化为声音输出的偏“工具”类产品。当大多数产品在探索如何用 AI 声音改变内容传播的形式时,一家德国厂商却在另一个方向持续耕耘,并且维持了不错的流水表现。

Endel 既不做人声,也不做信息媒介的转换,而是靠 AI 实时生成环境音,服务于“人类需要专注”这一目标。

Endel 近 6 个月的月流水情况 | 图源点点数据

而切换到专注类 App 的语境下,Endel 的表现,也属于头部一样的存在。

在我们之前的观察中,不论是早期流行的 Forest,还是前不久走红的 Focus Friend,点点数据显示的月流水最高时均未超过 50 万美元。而 Endel 近半年月流水在 70 万美元左右浮动,今年 3 月曾接近百万美元。(注:Sensor Tower 显示其 8 月的全球月流水是 88 万美元,因而,实际上 Endel 这款产品的流水可能更高一些。)

年入7亿美金、毛利近80%,

他们靠“买买买”做成了全球最赚钱

的非游应用工厂|对话创始人

Bending Spoons,可能是整个欧洲最为瞩目、也最为特别的非游应用工厂。

就在近日,这家公司完成了一笔重量级收购——视频平台 Vimeo 宣布将被 Bending Spoons 以约 13.8 亿美元全现金收购,交易预计在 2025 年第四季度完成,届时 Vimeo 将退市。这笔交易也延续了 Bending Spoons 一贯的收购路径,通过“买买买”构建产品矩阵,再借助自身强大的运营体系放大商业价值。

2024 年 Bending Spoons 的整体收入高达 7 亿美金,约等于 1.5 个美图公司的同期收入规模,旗下坐拥 AI 照片编辑器 Remini、笔记工具 Evernote 以及视频编辑应用 Splice 等一系列热门应用。然而,其产品矩阵中没有一款产品为 Bending Spoons 自主开发,通通都是收购而来。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Luca Ferrari 将这套模式称之为“PE 和谷歌的混合体”,其通过收购将潜力产品收入囊中,再通过内部“强大的运营能力”狂拉增长和营收。

近日,Luca Ferrari 与意大利投资博主 Pietro Michelangeli 进行了一次对话,或许是因为母语交流更轻松的缘故,Luca Ferrari 慷慨地就 Bending Spoons 对自身商业模式的理解、收购思路以及产品改造的方法论等话题进行了分享,深度远超过之前的内容。

他说,被收购的公司通常不是不努力,而是缺乏资源解锁潜力,Bending Spoons 所做的就是用成熟的方法论解锁价值,达到双赢。Bending Spoons 的收购节奏在近年来也显著加快,其仅在 2024 年就完成了 6 笔收购,包括荷兰文件传输公司 WeTransfer、美国应用开发商 Mosaic Group,以及陷入困境的欧洲流媒体技术初创公司 Hopin 等。其于近日又官宣收购德国路线规划平台 Komoot,后者在应用商店健康类榜单中常年处于前列,用户超过 4000 万。而在这样的收购频率下,Bending Spoons 的毛利率却在持续提升,其 2024 年毛利率是 77%,而 S&P Global 分析师预计,这一数字在今年将继续增长来到 80%,远超行业均值。

高效,也是 Luca Ferrari 在交流中频繁提及的一个词,这背后包含这家意大利公司对技术、工具和人才等多维度的累积。尤其是人才,Luca Ferrari 没有回避外界对于公司“大幅度裁减被收购公司员工” 的争议,但最终目的仍是提效。

单月流水200万美元,

人们还是靠Chatbot“聆听上帝”了?

最近的《月流水上涨数倍、多品类爆发,AI 产品在移动端越来越赚钱?》选题中我们观察到一款名为 Bible Chat:Daily Devotional 的 AI 宗教产品,一度登上了美国 iOS 下载总榜 Top 10,且能持续在榜超过 1 周。

Bible Chat 是一款以“宗教 +Chatbot”为卖点的产品,主打互动性,用户可以向 AI 提问关注圣经、自身信仰、人际关系、精神健康等种种问题,经过专项训练的 AI 会根据圣经内容,给出符合宗教价值观的回复,同时,往社区和在线祈祷的方向迭代,进一步复刻线下礼拜体验。

Bibile Chat 与 Hallow 9 月双端月流水数据

通过“互动性”,Bibile Chat 与 Hallow 等传统宗教产品打出了差异化,并取得了相当漂亮的商业化成绩。根据点点数据,9 月 Bible Chat 全球双端订阅收入 223 万美元,而 Sensor Tower 数据显示,Bible Chat 双端订阅收入为 110 万美元,但两个第三方数据都显示,Bible Chat 9 月的流水已超过了此前宗教赛道的“老大”Hallow。

AI 时代,宗教正在被 AI 改造,而宗教传统与技术之间的张力也日趋明显,9 月 14 日,《纽约时报》对话了多位宗教信仰者与宗教专业人士对 AI+ 宗教产品的看法,我们也得以从另一个角度,观察 AI 宗教产品的问题与未来机会。(以下文章编译自纽约时报《Finding God in the AppStore》)

AI图片出海这一年:3路选手积极

卡位,新杀入榜单产品3/4来自国内

这是我们与非凡产研合作发布的第 13 期榜单(对应 2025 年 7 月数据),也就意味着,这一期榜单我们可以做同比变化的观察(2024.7vs2025.7)。因而,这期会相对特殊一些,等于一个一年总结,然后会把榜单放在最后。(注:看榜 Tips 也放在了最后,如果没有看过的读者可以先了解下我们的榜单规则。省流版:访问量超过 200w 进榜,产品分 3 类:平面设计、图片生成、图片编辑)一年战绩总结:

1、过去一年,访问量超过 200w 的 AI 图片 web 仅多了 5 个,但产品“月均访问量增幅”为 267w2024 年 7 月访问量超过 200w 的产品数量是 44 个,2025 年 3 月 GPT 吉卜力生图风潮带来流量红利,创下了进榜产品数量的最高纪录 55 个,之后到 2025 年 7 月回落到 49 个,整体入榜产品数量变化不大。但从访问量的角度看,2024 年 7 月时,44 款产品拿到了 10.5 亿次的访问量,2025 年 7 月,49 款产品拿下了 13 亿次的访问量。粗略估算一下,平均每个产品“分到”的月访问量增加了 267w。

2、2.5 亿次访问增量,Canva 独独拿走一半多,ARR 大涨至 33 亿美元虽说访问量平均增幅 267w,但现实是,最新一期榜单有 13 款产品的访问量在 200-300w 之间“挣扎”。这也就意味着,访问量的增长分布非常的不均。

还能直播互动?

日本厂商将AI陪伴卷出新高度

前不久,我们在收集新闻时,发现一款名为「AI 男子」的女性向 AI 陪伴项目正式上线,主要理念是“创造一个可以与自己喜欢的人交谈的世界”。

图源 Real Sound

从相关信息来看,「AI 男子」的项目企划可谓是“野心十足”。「AI 男子」由日本公司 Odd Number 打造,上线初始便在 X、Instagram 和 TikTok 等主流社媒全面布局。在 YouTube 平台上,「AI 男子」还会通过短片展示剧情,并以直播形式和用户互动,但目前直播互动还未开放。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卷内容,「AI 男子」还与之前的 AI 陪伴类产品有一个显著的区别,他暂时不以独立产品的形式提供服务,Web 端仅发布相关信息,App 还在开发中,反而是起步阶段便将自己引入了即时通讯平台 Line,让用户可以通过 Line 直接与「AI 男子」的主角色 Kanata 对话。

十月中旬「AI 男子」将在 

X 上开放与 Kanata 对话 | 图源 X

而对于这样一款“成分复杂”的产品,我们倾向于将其定位为 AI 虚拟伴侣。

在我们目前观察到的 AI 社交产品中,主要可以分为角色扮演、虚拟伴侣、游戏陪玩和 AI 明星 / 网红分身四类。「AI 男子」则更加多元化,从 YouTube 直播和 Line 内 聊天的设定来看,其定位有点像 AI Tuber 和 AI 社交产品的结合体。因此很难在当前的社交产品中找到「AI 男子」的相似项,但其强调长期、深度的情感陪伴体验,且没有明确故事线,更贴近 AI 虚拟伴侣。

「AI 男子」正式上线不到 2 周,宣传方向目前也只是以日语用户为主,但在“AI Tuber+AI 社交”的双重 buff 下,其官宣帖在 X 上浏览量已达 11 万,其他帖子浏览量也大多在 5000 以上。

日本市场风起?出海产品月活近乎翻倍、

登顶增速榜|AI社交全球化洞察第四期

Key Insight:

1、在头部应用月活集体下滑的趋势下,「Chai」逆势增长,推动排名提升。新入榜产品「Sweet AI」一举进入前 10,表现亮眼;

2、日本市场出现新变化,「Saylo」凭借近乎翻倍的月活增速登顶榜首,提示日本用户对 AI 社交的需求正被激活;

3、产品形态方面,AI 社交与真人社交融合的趋势愈发明显,既有 AI 陪伴产品引入真实社交关系,也有传统社交产品通过 AI 丰富互动体验,二者正在形成双向融合的局面。

【游戏出海】

推一款火一款,这家厂商又将

新品送上了美国游戏总榜Top2

在众多休闲游戏玩法里,单词和单人纸牌都可以说是相当长红。两类题材都有 DAU 居高不下的爆款,但玩法相对单一导致的格局稳定,导致了不少厂商打起了周期轮换的心思。

比如纸牌方面,多家厂商冲阵下,跑出了千万美元月流水的新品「Disney Solitaire」。

截至 9 月 29 日「Word Solitaire:Associations」

位居美国 iOS 手游下载榜 Top 2 | 图片来源:点点数据

而单词品类,最近终于又看到新品冲榜,而且还借了纸牌的“风”。

糅合“短剧+合成”两大吸金品类,

这家厂商能否再现千万月流水爆款?

出海虽然越来越卷,但近两年依然有不少热点出现,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合成异军突起,而且柠檬微趣直接干到了赛道 Top 1,而本就是由国内“创造”的短剧也集体出海,在海外吸金。2 个品类都有千万美元月流水级别的产品存在。

而最近有个厂商,把 2 个品类串联在了一起。

给三消 / 合成添加人物和剧情,以“追剧”来留住玩家,早已是休闲类产品的常见策略。最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厂商对于剧情的处理也开始花样频出,不仅是题材本身越来越刺激、剧情发展越发“离谱”,内容的展现形式也在不断升级。

用充满各种“大场面”的动画

来展现剧情,是「Match Villains」的

一大特色 | 图片来源:Game Developer

以土耳其厂商 Good Job Games 的三消产品「Match Villains」为例,其把剧情从简单的文字对话升级成了充满飞车、爆炸等大场面的过场动画,配合原创 IP 来增强吸引力。目前该厂商也已经拿到了 8300 万美元融资。

而在海外做出千万下载爆款的国内厂商 Idealabs 也直言,想提升休闲游戏的留存,“内容记忆”是关键。

真人短剧是「Merge Drama」的

最大特色 | 图片来源:Google Play

如此想来,以短剧来作为休闲游戏的内容填充,也是一个有意思的尝试。此前有一些厂商做过实验,但基本都停留在测试阶段。就在最近,有一家曾跑出大流水的休闲厂商上线了新品「Merge Drama: Puzzle Story(以下简称为 Merge Drama)」,初步探索了“Merge-2+ 短剧”的思路。

相关推荐